close

如果你跟我一樣

是個剛玩單眼的新手

當手中有閒錢時

一定會想要敗幾顆來玩玩

 

但是

通常會不知道該如何挑選

尤其是看原廠那驚人價格更是難下手

副廠感覺CP值很高,可是不知道有啥缺點?

這時候

看得懂鏡頭的評測網站就派得上用場了

 

這些網站大致上有幾個測試項目

  1. Distortion 幾何失真或變形失真
  2. Vignetting 暗角
  3. Resolution 解析度或銳利度
  4. Chromatic Aberrations (CAs)

 

1. Distortion在測什麼呢

可參考以下網址(我就不盜圖了)

Tamron AF 18-250mm

當你挑的是變焦鏡時,請注意廣角的"桶狀變形"是否嚴重 (感覺影像有膨脹感)

你可以發現在18mm時, 黑色線與紅色藍色的線距離非常開 (圖中有文字-3.92% Barrel)

但是在24mm幾乎是完全服貼的 (-0.137% Barrel)

Barrel這個字的意思是桶子, 這種失真特性稱之為桶狀變形

 

那望遠端要注意什麼?

可能要特別注意枕狀失真(影像有內凹感)

在80mm時有較明顯的枕狀失真(1.49% Pincushion)

 

通常

幾何失真控制的不好

與是不是"很廣角", 是不是"很望遠"無關 (例如有名的超廣角鏡 Tokina 116 大家可以看看他的表現)

幾乎都是"高變焦倍率"的鏡頭才會比較嚴重(受限於光學設計?)

如以上範例的鏡頭是18-250mm, 這用隨身機的術語是13.9倍光學變焦

在APS-C的世界裡, 5倍變焦就很多了

更何況是13.9倍

不過這種鏡頭訴求的就是方便

一顆鏡頭就能搞定廣角與望遠

消費者在購買時,方便與幾何失真之間自然需要做些妥協囉

p.s Nikon 原廠 Nikkor 18-105mm kit鏡其實控制也不是很好,他也才5.8倍光學變焦. 相較之下, Tamron 18-250mm在這方面表現還不錯.

 

2. Vignetting 暗角

中文的暗角應該很好理解

就是圖片的四個角落"暗暗的"

最著名的暗角效果就是Lomo相機

 

這個特性其實各個鏡頭都有

而且通常發生在最大光圈上

縮個光圈就能改善

但是相同的,在長變焦的鏡頭會特別嚴重Tamron AF 18-250mm

我們可以看看2.7倍變焦的鏡頭 Sigma 18-50mm F2.8 

那張圖中, 直方圖的數字越小越好. 然後圖片的右側有個底下綠色,上層紅色的漸層圖,綠色表示良好。

你可能會覺得...這應該是副廠鏡才這樣吧

那也可以參考看看Nikon原廠鏡 Nikkor 17-55mm F2.8

在最大光圈時也是很嚴重XD

 

那麼暗角能改善嗎?

當然可以

如果你的觀察夠敏稅

應該看得出來

當光圈縮小時

暗角的程度就會大幅改善

所以縮光圈就能改善囉

 

 3. Resolution 解析度或銳利度

常常在論壇裡面看到大家在講這鏡頭很利

那顆鏡頭很軟

到底在講啥??

你可簡單的把它解讀成黑白之間的分辨率

黑色與白色交界處越分明越銳利

 

這個我就能附圖說明了

resize_P1010329 resize_P1010331.jpg  

上兩張圖當中, 請注意看 17的部份

上圖F2還算是黑白分明

但是下圖F1.4顯然就有點"糊糊的"

這就是太軟

 

在網站上

越銳利的圖

其數值越會高

一樣我們可以來參考 Nikkor AF-S 17-55mm F2.8

大家應該可以發現

縮光圈就能改善銳利度

所以常常會聽到  縮一點光圈就夠利了

但是要縮多少倒是不一定

如果你很在乎的話

建議你去找找你的鏡頭的評測

找出最高點的光圈值在哪 (如Nikkor 17-55mm "平均"在F5.6時最銳利. 但小心縮過頭有反效果)

 

 4. Chromatic Aberrations (CAs) 色散

其實就是常聽到的紫邊綠邊橘邊

這種現象是因為光是由各種顏色的波長組合而成,當光線經過介質(鏡片)時,不同顏色波長不同,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折射量

- 通常最大光圈的色散最嚴重

- 通常縮光圈可以改善

- 有些鏡頭採用ED鏡片或是螢石鏡片,就是從介質上做大幅改善

- 不過有很多的後製軟體能輕易移除色散,像是lightroom或是Nikon ViewNX也可以

 

最後,雖然評測網站針對以上幾點進行量化

讓我們能從簡單的圖、數據看出優缺點

但是仍然有很多特性沒有辦法量化來測量

例如操作手感、對焦速度、發色等

這些其實也很重要

前兩者還可以在購買時現場立刻測試(通常相機店都會讓你測)

但是發色就比較麻煩,這幾乎只能去看別人的實拍照片來判斷

 

以下附上幾個鏡頭評測網站給大家參考

Photozone

SLR Gear

Lens Tip

p.s 通常可以從 Review 字樣下去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卡喵 的頭像
    卡喵

    卡喵的部落格

    卡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